贺州市人大代表——刘发兴的带富情结
“我们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差,道路泥泞不堪,有的地方甚至无法通行。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村里的青壮年,我迫切的想要回到家乡,改变家乡的面貌,为乡亲邻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刘发兴发自内心的一句话。 心系家乡,坚决返乡创业 2004年至2007年,刘发兴在广东佛山市德兴鞋业有限公司任后勤部主管;2007年至2012年,在湖南永州市做糕点生意。由于常年在外,他对家乡的情况了解较少,几乎都是每年的春节才回一次家。然而,每次回家之时,看到家乡到处都是一派荒凉的景象,田地丢荒,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剩下的都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妇女,他的内心隐隐作痛。2014年春节过后,刘发兴把外面的生意全部交给别人管理,他毅然决然选择留下来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做贡献,决定回家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勇于担当,积极为群众办实事 2014年村委换届之时,在村里群众的支持与信任下,刘发兴被推选为清塘镇六寨村委主任。自上任之日起,他对所管辖的村委进行走访,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急群众之所急,同时在各片区召开群众会议,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并把群众的所需所求向镇政府反映。这几年里,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六寨村委的天马、大埠、富螺坝、湾肚、平安、新队等村道进行了硬化,红岩、鸭髻、新屋、下新队、上新队等村道的道路硬化也在申请之中。2017年1月,六寨村委干部积极向上级申请在六寨湾肚村修建文化中心三件套(文化综合楼、篮球场、戏台),完善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村民群众的休闲游乐活动,提升村民群众的幸福感。 发挥代表作用,为党委政府献计献策 2016年被选举为钟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被选举为贺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为县、市两级的人大代表,刘发兴时刻关注民心民生。他始终坚持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民生、反映民意、维护民利,认真做好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贺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以及钟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刘发兴积极提出了2条建议意见:一个是关于加强清塘镇乡村环境治理的建议,另一个是关于修缮保护清塘镇白竹新寨古村落的建议。在平时,他也积极向镇政府反映群众的困难与问题,并依法行使自己人大代表的监督权力,对群众关切的问题监督到底,推动工作的落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不忘初心,积极带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文件精神,扎实有效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2016年,刘发兴带领4户贫困户试种黑木耳约4亩,共产黑木耳7000斤左右,收入175000元,发展形势良好。并且,2016年种植黑木耳的4户贫困户已经通过脱贫摘帽认定程序,成功脱贫。 如今,黑木耳种植产业是我县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也是本地政府重点支持的扶贫产业,不仅有好的扶持政策,更有天怡公司保价收购黑木耳的保障。当得知政府出台的这项好政策时,刘发兴不仅积极向村民们宣传、解读黑木耳种植的政策,而且大力动员他们去种植。他自己也将在去年的基础上扩大黑木耳的种植面积,加大种植黑木耳的力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考虑到散户种植有一定的风险,同时为了加强技术指导,解决农民技术知识匮乏的问题,整合利用好各方面的力量,今年年初,刘发兴带领村民成立了钟山县六寨种养专业合作社,共有20余户农户参与,其中贫困户15户,预计种植黑木耳100亩左右。刘发兴准备以入股的形式组织发动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加入到黑木耳种植产业中来,争取把黑木耳种植产业做强做大,助农增收,助力脱贫,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图为刘发兴在黑木耳种植基地。
页:
[1]